是养老院,也是家

是养老院,也是家

        近期CCAD受邀参访了安省两大养老集团旗下养老院。此次参访的三间养老院的入住率都超过90%,经营时间最短的9年,最长的28年,规模最小的只有51间房,最大的425间房,盈利状况都非常良好。对于深知国内养老产业现状的我们来说,这样的业绩着实令人羡慕。除了完善的国家福利体制和成熟的养老院运营模式,用心的服务才是造就此番成功的核心。从踏入养老院大门开始,便能感受到家的氛围:没有消毒水的味道、居家用的家具和装饰随处可见、房间可按自己喜好装饰、有独立的会客厅和餐厅与家人小聚、可以去健身房活动活动筋骨、可以跟邻居在露天阳台上聊天,喝咖啡、还可以打理打理小花园。

        除了营造家的温馨,养老院更多的考虑到老人的入住舒适度和安全。厨房有特别告示牌,一些老人的特殊要求或饮食禁忌长期或即时记录在案;餐厅的部分桌子没有配置椅子,为的是方便那些独自使用轮椅行动的老人入座;餐厅有为老人安排固定的坐位,若是老人没有在用餐时出现,他们便会去老人房里查看老人们是否需要帮助。老人知道有人惦记,哪怕只是一顿饭的功夫,也是非常欣慰的!固定座位不但让老人们与服务人员们可以更快熟悉彼此的姓名,了解用餐的禁忌与喜好,也为突发事件增加了不少安全系数。这项服务既贴心,也设想周到,创造出三赢的局面,让老人们、家人们、以及服务人员们都更加安心。

        在失智护理区,可以看见工作人员们与老人们坐在窗边聊天,或推着老人随意转悠,即使静坐的老人打呼了,服务人员安静的陪伴也让人十分安心。失智的老人们有时候会以为自己还在工作,养老院就为他们装饰了一个类似办公室的空间,让他们可以重温工作的光阴,帮助他们唤醒一些记忆。

        养老院建议老人们在房间门口挂或者拜访一个个人特殊物品,不仅是美观,而且老人就不用记房间号了,看到自己的物件就知道是自己的房间了。此外,在房外悬挂个性物品也有助於老人们增强对自己的记忆,在老人社区中增添了许多个性的色彩, 也让老人们重拾装饰自己家门的乐趣。

        养老院会根据老人们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卫浴设备,为了方便部分腿脚不便的老人进出,浴缸还会经过特殊切割。在此次参访中, 我们处处可见养老院方站在老人们与家人们的角度着想而決定採用的小細節與服務,他们尽心尽力的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可以安心愉悅,也让我们了解老人生活也可以如此惬意。

        每个房间都有配备警报与呼叫系统。当呼叫铃响起,服务人员可在每一楼层查看到哪间房正使用呼叫服务,距离最近的服务人员可以立即赶到老人房间提供服务并暂停铃声。只有老人房间里才安置了呼叫系统关闭按钮。

        这次参访,我们还了解到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提示系统:这个由2片不同颜色的小木板主要用于火警。消防人员在检查完房间后,会将门上的标签扣上变为白色(如左图)。若是有老人因为惊慌害怕而在消防人员离开后又回到自己的房间,当门一打开标签则会变成红白两色(如右图)。巡防人员如在再次巡逻的时候看到红白两色,就会知道房内有人,立即进行安全撤离。除了用于消防,此标签也可以做为老人们是否在自己房间的提示。除了物质生活上的细心服务,养老院更注重老人们的精神层面。每个月底会设计好下一个月每天的活动安排。除了普通的购物、健康讲座、看电影、园艺、烘焙等,养老院会策划各种各样形式新颖的康乐活动,比如宠物治疗、大型保龄球、气球网球、儿童话剧、与孩子一起拼图等等,竭尽全力让老人们舒缓身心。

        在这里我们遇到的老人,即使驾着电动轮椅,依然容光焕发的在厅堂间自由穿梭。除了头发斑白,他们展现出不下于年轻人的活力与朝气。用心的服务不光让老人们住的舒适、生活得有尊严,同时也成就了每一位工作人员。一名工作人员很骄傲的告诉我们: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口碑好,他们团队前阵子还上了报纸。那种对于工作的热情和溢于言表的成就感着实感动了我们!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养老院不再是个不得已的选择,而是另一个家,是开启充实精彩晚年生活的一扇门,是让人生更加完整的一种选择!

                                                                                                                                                   (本内容系CCAD研究结果,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